上篇文章介紹了事前準備的部分.接下來想變美麗前是要先躺在手術台上嗎?
呃先不要好了
醫生總是要先跟你評估一下才能開始啊!不然有甚麼地方打錯了不就會有點失望T___T?
評估完之後醫生就會跟你正式幫你打3D聚左旋乳酸進去囉!再告訴你療程後要按摩要照護也會一次跟你說啦
3.臉部評估構圖
臉部評估需要花一點時間,這時候醫生會在你的臉上畫畫,看是要打哪裡,怎麼打,醫生會先幫你畫在臉上做記號。
分區的畫大致上將臉分成三部分(如下圖)
也許很多人會質疑,打完3D聚左旋乳酸後,鼻子可以變挺嗎?還是說能夠像修片一樣把細紋全部修掉?
其實是不會的,這個療程只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,讓老化的肌膚因膠原蛋白而回到較年輕的狀態。如果還要墊鼻子還是幹嘛,就去做別的了吧!
醫生除了用觀看外,還會藉由觸摸的方式以聊解病患的需求。
例如觸摸突出與凹陷處,在打入聚左旋乳酸後會讓凹陷處的滿度增加,皮膚會變厚而有支撐力。
法令紋的產生是因為脂肪墊萎縮所形成,可以用3D聚左旋乳酸施打使其變淺。
當然,也可以修復受下頷下垂與嘴角紋影響的鵝蛋臉部輪廓。
若是修復臉中部體積的話,則可以提拉臉下部下垂的組織並撫平顎線輪廓。
這個療程是要經過很多次的,並不是打一次就打完收工啦!
4.基本注射技巧
注射的基本技術有兩種
團注
交叉注射(隧道式)

團注技術
團注通常是以小量注射(0.05ml,澳洲仿單建議),注射專家提供的新建議是0.2到0.3ml/單次,是以逆流操作方式,注射間格為0.5到1.0cm,美側約注射2至6次。主要注射在於顳部,界於顳筋膜的高度(臉上部)。
隧道式交叉注射
使用於臉中部(顴骨、臉頰)及臉下部(法令紋、木偶紋、顎線及頦部)。注射時應注射到真皮深處或皮下組織層,也就是捏臉時捏起來的那個厚度!
每次注射前均要進行逆流操作,並使用25G針頭搭配1到3ml的針筒!插入時,應斜角朝上,以30至40度的角度斜插入皮膚內,單次注射量微0.1至0.2ml,中間需相隔0.5至1cm。
講那麼多,還不知道他為什麼叫隧道式。會叫隧道也只是因為他是以倒退的方式進行注射,看起來很像隧道,就叫隧道式啦~~
5.按摩/治療後照護
挨了那麼多針終於打完了!
醫生會賣力幫你按摩,讓施打的產品均勻分布。術後第一次按摩要先按個15到20分鐘,其他時間只要5分鐘,一天5次,中間間隔5分鐘~
當然也可以照三餐按啦,但一定要遵守555的規則,這樣產品才會分布均勻,也比較不會產生不良反應喔!
回去後的1到2天期間,也就是針頭的傷口癒合以前,是不能去泡湯,也不能使用化妝品!等到傷口癒合後,想泡湯和化妝就可以了耶!
通常醫生都會給你或是推薦你購買無菌的玻尿酸保濕精華素(Viscontour)使用,避免細菌感染~
這種無菌玻尿酸在平常保養時也能使用~
Viscontour是歸屬在醫療器材,因他是以單支滅菌包裝,所以一般在外科都當敷料使用,比較不會讓傷口感染。開封後要一次用完,細菌才不會再重複使用的時候跑進傷口裡。
以上就是整個療程的標準注射流程!
注射完後也許會有些副作用,例如常見的出血、疼痛,或是注射點出現局部紅腫,有些人也會產生瘀血或是輕微的腫脹,這些大概2-6天可以復原。
當然,如果醫生注射不正確也有可能˙會引起注射部位有看不見(或可見)但絕對摸的到的結塊、硬化,還是要靠按摩讓他化開,才有可能消失不見喔!
這邊提供造成丘疹或是結節的可能原因給大家參考一下.去治療前中後也可以特別注意~
1.未依照是用正使用(清楚規定)
- 產品過度濃縮(稀釋<5ml)
- 同一個注射部位使用過量產品
- 療程間格太短
- 未按摩或力道過輕
- 注射部位太靠近肌肉(魚尾紋、嘴唇、眼睛周圍)
- 注射深度過淺
2.注射部位有舊的植入物
3.皮膚種類:瘢痕病史
4.額外謹慎:靠近嘴角部位 Para-commissural area、木偶紋(細嫩皮膚)
每次的療程應該間隔約4到6週,第二次施打時醫生會依情況再決定施打的量,才不會過度治療!
那何時會有效果呢?大概三次治療後吧~效果會慢慢浮現~~
最後附上施打劑量的建議~~大家可以看自己大概需要多少量喔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